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溶胶阴离子交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电解质对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Al-MgMMH)溶胶粒子中Cl-和OH-的阴离子交换性能。在所研究的电解质NaNO3,HCOONa,CH3COONa,Na2CO3,Na2SO4和Na3PO4中,发现高价阴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低价阴离子的交换能力,无机阴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有机阴离子的交换能力。所研究Al-MgMMH溶胶粒子的阴离子交换容量为2.82mmol/g,比粘土粒子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大得多。  相似文献   
2.
双亲性席夫碱金属配合物LB膜的制备和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双亲性席夫碱配体与Zn^2+,Cd^2+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鉴定,以L-B技术得到了层状有序多层膜。LB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膜中分子形成了H-聚集体,且具有特定取向,该膜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膜内配体分子发生的烯醇-醌式结构转变能够提高分子的非线性极化率,该结果有利于这类配合物薄膜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3.
PVP与C~1~4BE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桂英  隋卫平  李干佐 《化学学报》1997,55(12):1179-1184
通过表面张力和胶束聚集数的测定,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甜菜碱(C~1~4BE)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VP与C~1~4BE可通过其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和极性基团间的静电力形成PVP大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因此,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浓度曲线表现出两个转折点,C~1~4BE的胶束聚集数随PVP浓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微型化是纳米科技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然而使用现行的光刻技术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的技术已经接近极限尺寸(~0.8μm).1982年STM的研制成功使得在纳米尺寸上进行操作成为可能[1-3]同时,LB技术正在应用于纳米粒子薄膜的制备中[4].进一步利用Iangmuir单层膜诱导控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LB膜技术和超微粒子研究的发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组装了与量子电子学、非线性光学、光电化学、化学生物传感器有关的纳米量级无机半导体材料[‘-‘j.其中TIO。纳米薄膜材料已在太阳能电池反射膜、压电铁电薄膜、电致显示器件[‘j、可逆光电池和超导薄膜[’]研究中都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薄膜制备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和原子层外延.也有人把LB技术应用于纳米粒子的组装来制备TIO。超薄膜[”’j二本文利用烷氧基钛在水/空气界面上发生的溶胶一凝胶化反应制备TIO。基胶态粒子及其固态凝聚膜,将其与…  相似文献   
6.
对镁铝氢氧化物制备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胶中镁铝比随混合溶液中镁铝比的增加而增加到一极限值(Mg/Al=2)。随着制备时的镁铝比的增加,溶胶的固含量增加,其产率下降,但ζ电位先上升而后下降。在溶液中镁铝比大于2∶1时,溶胶中只有镁铝氢氧化物。随温度的升高,在胶溶过程中颗粒增大,为六角片状微晶。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相行为和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正交试验法求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正庚烷/盐水体系中相微乳液形成的最佳配方:W_(DODMAC):W_(SDS)=1:4~1:5;C_(n-butanol)%=11.0~12.0;C_(NaCl)%=3.25附近.研究了盐浓度、DODMAC和SDS复配比例、正丁醇浓度(1.0%~14.0)%以及酸种类(正丙醇、正丁醇和正戊醇)对微乳液相态、超低界面张力(γ_(mo),γ_(mw))、最佳含盐度(S)和盐宽(△S)的影响,得到了微乳液相行为的一些规律.并用FT-IR,ESR和冷冻蚀刻方法研究了中相微乳液微观结构,3种方法均表明中相微乳液随着含盐度增加,微观结构经历o/w型到B.C.再到w/o型转变.中相微乳液分子组织形态的有序分布规律,有助于构作微乳液体系的模型,有助于对中相微乳液微观结构认识及阐明微乳液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性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反相微乳液中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在AOT/水/异辛烷微乳液中的多底物酶促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反相胶束中动力学反应机制与纯水中不同,并且利用紫外可见光度法研究了中间化合物Ⅲ在2种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乙酰水杨酸在微乳液中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乙酰水杨酸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25%正辛烷/H2O微乳液体系中水解动力学, 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微乳液结构和结构转变点对乙酰水杨酸水解有影响。水解速率在油包水(W/O)微乳液结构介质中较大, 且随水含量增加而减小。而水解反应速率转变点发生在微乳液结构由W/O到B. C. 再到O/W转变点处, 认为是水解反应机理不同和界面膜极性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78年,光致变色研究的先驱者Heller教授就提出光致变色反应可用于光信息存储和光记录材料,十年之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Lehn教授又提出了光子器件,光致变色分子和体系的设计与合成为研制不同种类的光子器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1].具有光致变色特性的有序分子膜的制备及光学物理性质研究更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进入这一研究领域[2~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